蒂摩爾古薪舞集

  • 首頁
  • 關於蒂摩爾
    • 紀事
    • 藝術總監
    • 舞蹈總監暨編舞
    • 演出者
    • 行政群
  • 演出作品
  • 場地租借
  • 支持與贊助
  • 聯絡蒂摩爾
  • ENGLISH
  • 徵才啟事
    • 徵才_行政助理
  • 活動
  • 首頁
  • 關於蒂摩爾
    • 紀事
    • 藝術總監
    • 舞蹈總監暨編舞
    • 演出者
    • 行政群
  • 演出作品
  • 場地租借
  • 支持與贊助
  • 聯絡蒂摩爾
  • ENGLISH
  • 徵才啟事
    • 徵才_行政助理
  • 活動
圖片
2024臺南藝術節—蒂摩爾古薪舞集《最微小的聲音?》
2024/11/9 (六) 19:30 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
票價: 399 、3,000     OPENTIX
▐  關於作品 ▐
​

蒂摩爾古薪舞集《最微小的聲音?》
The Faintest Voice? by Tjimur Dance Theatre 


​概念、編舞|路之.瑪迪霖
​Concept, choreography|Ljuzem Madiljin 


✦ 蒂摩爾古薪舞集藝術總監 路之·瑪迪霖(Ljuzem Madiljin),磨刀十年再編創《最微小的聲音?》,詮釋少數族群的生命歷程、反思權力結構的壓迫。
✦ Ten years since Tjimur Dance Theatre artistic director Ljuzem Madiljin created her first piece,“The Faintest Voice? ”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social minorities and a reflection on their oppression as a result of the power structure.

✦ 蒂摩爾古薪舞集創團以來最大規模舞者群,力邀知名排灣族創作歌手舞炯恩跨界參與並擔任音樂設計暨演出者,以流行元素激盪燦麗火花。
✦ This piece has the greatest number of dancers Tjimur has ever worked with, and we have collaborated with reputed Paiwan vocalist Utjung Tjakivalid, creating sparks with mainstream elements.

✦ 打破傳統觀賞體驗,以創新視覺與聲音設計打造沉浸氛圍,引領觀眾聚焦內心。
✦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performances, the innovative visual and sound design creates an immersive atmosphere that causes the audience to focus on the inner feelings of the performers.


『卸下顏色和標籤,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When color and labels are disregarded, what kind of people are we?

《最微小的聲音?》
 
在這個充滿喧囂與匆忙的世界,那些游走在邊緣的聲音,是否終能被看見、被傾聽?標題中的「問號」不僅僅是標點符號,而是一個深層的隱喻——象徵著對未竟之事的探索、對生命多樣性的疑問以及對邊緣聲音的追尋。問號提醒我們,許多看似已知的事物實際上隱藏著更深的層面。對於原住民、女性、性少數族群的聲音,我們是否真正理解?這些聲音在主流話語中,是否仍然帶著一個「問號」?
 
《最微小的聲音?》是一場對被遺忘、未曾被真正理解的生命軌跡的深切探索——那些微弱卻堅韌的聲音,來自原住民、女性、性少數族群,甚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從未細聽過的存在。這些聲音也許微小,但它們承載著無數的掙扎、勇氣與韌性,如同在社會縫隙中流動、迴響。透過不同的詮釋,這部作品邀請觀眾踏上一段靜謐而深邃的旅程,去傾聽那些被壓抑的真實,去感受那份渴望平等與共鳴的呼喚。
 

 編舞者的話
 路之.瑪迪霖

 
創作《最微小的聲音?》是一段漫長而深沉的心靈探索。那些微弱卻堅韌的聲音,游離於社會的邊緣,在無形的壓力與偏見中掙扎,卻依然渴望被理解、被珍視。這部作品源於我對這些聲音的敬意,透過舞者的身體語言,使那些隱藏的力量得以浮現、在舞台上重現它們的生命力。我希望表演者的每一個呼吸、每一次內心的吟唱、每一個動作——無論是延展、收縮還是停頓——都不僅僅是舞步,而是來自靈魂深處的低語,是深藏記憶中的生命脈動。
 
這些動作如無聲的抵抗,同時也是溫柔而堅韌的覺醒,它們從內在深處湧現,將那份沉默卻真實的聲音傳遞至觀眾心間。
 
對我而言,《最微小的聲音?》不僅僅是一場演出,更是一種邀請——邀請您撥開日常的喧囂,放下對表象的執著,靜心傾聽這些來自靈魂深處的低語。正因為這些聲音的微小,它們更顯深刻;它們提醒我們,無論多麼細微的存在,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被聆聽、被珍視。希望您在這場演出中,能感受到那份在寧靜中堅守的力量,讓這些微小的聲音在您心中留下深深的迴響,久久不散。
圖片
▐  創作者介紹 ▐
路之.瑪迪霖 Ljuzem Madiljin
路之.瑪迪霖,來自屏東縣三地門鄉地磨兒部落的排灣族人,為蒂摩爾古薪舞集的創辦人暨藝術總監。畢業於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與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曾任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選擇在部落紮根,以藝術作為文化的靈魂,將排灣族的傳統智慧融入當代舞蹈語彙,透過身體演繹族群的歷史、情感與信仰,使每一次舞動都成為文化的深情回應。
 
2014年,創立了排灣族當代舞蹈教學系統,這不僅是一種身體訓練,更是對文化認同的再構與深化。發展出「蒂摩爾當代身體訓練技巧」,喚醒族人的身體記憶,並賦予舞者動作以深厚的文化意涵,創造出獨特的當代身體語彙。2018年,創辦了「TJIMUR藝術生活節」,至今已吸引超過40位國際藝術家駐村,透過藝術交流重塑部落視野,將在地文化與全球脈絡緊密結合。2021年及2023年,榮獲原住民族傑出成就獎,並被《表演藝術雜誌》譽為年度人物。
 
自2022年起,深入行為藝術,聚焦於女性議題,透過身體行動促進社會對話。2024年,受邀參加葡萄牙蒙特摩爾駐村及演出,並在德國威瑪藝術節呈現作品《路之行走》,這部作品超越個人表達,成為當代原住民的集體聲音。以舞蹈構築全球共鳴,將排灣族的文化韻律轉化為世界舞台上的共振,帶領觀眾感受文化的靈魂與生命力。藝術不僅是表演,更是社會意識的喚醒,讓世界在每一次舞動中聆聽部落的故事,體會文化的深邃與力量。

圖片
▐  創作陪伴 ▐
巴魯.瑪迪霖Baru Madiljin

巴魯.瑪迪霖,屏東縣三地門鄉地磨兒部落的排灣族人,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2009年,他回到家鄉並投身於排灣族文化的創新與傳承,現任蒂摩爾古薪舞集的舞蹈總監暨主要創作者,成為排灣族當代舞蹈創作的重要推手之一。巴魯在創作中根植於排灣族傳統樂舞,結合部落文化的深層情感與當代舞蹈技巧,重構舞蹈形式與音樂美學,形成既具民族意識、又富含當代反思的藝術語彙。他的作品探討族群歷史、文化根源與現代情感的交融,以細膩的舞台語言彰顯出議題的厚度與情感的張力。

自創團以來,巴魯已創作了13支長篇作品,包括《2022, bulabulay mun?》、《2021,kemeljang. 知!所以?》、
《2019, 哎〜撒撒》、《2018, Calisi 斜坡上的婚禮》、《2017, Varhung〜心事誰人知》、《2016,在一起 2 Gather》、《2015, 似不舞【s】》、《2013, Umaq. 烏瑪》、《2013, Kurakuraw. 舞琉璃》、《2013, Kavaluan的凝視》、《2012, Kavuluan. 會呼吸的森林》、《2011, Kavaluan. 戀念百和合》、《2010,Mananigai. 勇士》及《2009, Kurakuraw. 戀羽》。這些作品以現代舞蹈語彙重新詮釋排灣族的肢體律動,展現出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深層對話,並彰顯排灣文化的生命力與韌性。

巴魯的創作具高度議題性,擅長通過獨特的身體語彙來探索族群意識、歷史創傷與當代認同,讓舞蹈成為一種有力的文化語言。他的舞作語言既深根於文化的厚重基底,又承載了現代的視野與意識,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創作風格,使觀眾在視覺的美學中深刻感受到排灣族的文化回響。

圖片




​

▐  創作陪伴 ▐
​張欣怡                                           
旅居盧森堡,創辦AxE Arts Europa國際文化交流平台,旨在媒合非政府組織以及藝術創作者間的對話與合作。參與路之・瑪迪霖首支個人長篇作品《路之行走》葡萄牙時光劇院研發駐村並擔任舞蹈構作。曾任蒂摩爾古薪舞集國際聯繫暨「TJIMUR藝術生活節」協同策展人(2022-2024);應德國緬因茲市立劇院邀請,擔任2022德國舞蹈年會亞洲系列協同策展人;臺灣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國際事務組長(2017-2021)。現為Aerowaves歐陸青年編舞網絡夥伴、CAN亞洲馬戲網絡執委會成員及艋舺國際舞蹈節國際合作顧問。於2024年10月起,擔任Tanztriennale德國舞蹈三年展之聯合藝術總監。
 
​

圖片
▐  排練指導暨演出者 ▐ 
楊淨皓
排灣族,屏東縣泰武鄉佳平村人,畢業於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2013年加入蒂摩爾古薪舞集,至今已11年,參與了14支作品演出,並隨團於2014至2024年間巡演歐洲、美洲與亞洲的15個城市,參與多場國際藝術節演出。
​

這一次,我選擇放開束縛,回歸最真實的自己,每一段舞蹈都充滿能量,每一個動作猶如光芒般綻放,每一聲吟唱來自心底最深處的低語。十年前,在《qai~i 愛遺憶》中,我初次探索自我;十年後,《最微小的聲音?》讓
​我變得更加穩定和寬廣。感謝路之老師的引領,使我在舞台上不斷蛻變與成長,發現一個更深層的自己。這次的作品不僅是舞蹈的表達,更是心靈的釋放,希望觀眾能感受到其中的真摯與能量。

圖片
▐  排練指導暨演出者 ▐ ​
​舞祖.達卜拉旮茲
排灣族,屏東縣瑪家鄉排灣村人,畢業於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2015年加入蒂摩爾古薪舞集,至今已9年,參與了11支作品演出,並隨團於2016至2024年間巡演歐洲、美洲與亞洲的15個城市,參與多場國際藝術節演出
。


《最微小的聲音?》對我來說,是一次誠實面對自我的過程。在這個多元的世界裡,表達不僅僅是肢體的展現,更是一種心靈的傳遞。從排練開始,我內心滿懷期待,也遇過不少困難,但始終提醒自己,如何在這部作品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來呈現。編創者細膩地與我們溝通,並給予我們極大的自由度,這對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成長
。每一次排練的困境,都在挖掘身體潛能,抒發內心的情緒與深層情感。
​

最終,我希望這支作品能帶給觀眾一種全新的感受,跳脫以往的舞蹈框架,自由自在地展現多面向的自我,在舞台上徹底釋放。

圖片
▐ 演出者▐ ​
江聖祥
排灣族,屏東縣來義鄉望嘉村人,畢業於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2019年加入蒂摩爾古薪舞集,至今已5年,參與了6支作品演出,並隨團於2019至2024年間巡演歐洲、美洲與亞洲的10個城市,參與多場國際藝術節演出。
​

《最微小的聲音?》對我而言,是一扇療癒的窗口。這部作品既可以純粹地欣賞,也可以深刻地品味。舞蹈的自嘲,是一種對自我的安慰,在承認、接受與包容之中,我在舞台上找到一種獨特的釋放。呼吸,是身體的作曲家
;聲音,是生命的指揮家。在這部作品中,我用最簡單的呼吸,舞出內心最真摯的情緒,讓每一個動作都成為生命的表達,帶著觀眾一同感受心靈的律動與共鳴。

圖片
▐ 演出者▐ 
蒙慈恩
​漢族,屏東市人,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2017年加入蒂摩爾古薪舞集,至今已5年,參與了7支作品演出
,並隨團於2017至2024年間巡演歐洲、美洲與亞洲的13個城市,參加多場國際藝術節。
​

你是否曾靜下心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並試圖理解它的感受?身體,不僅是外在的形象,更是一座傳遞訊息的橋樑。可是在那被看見之前,內心往往經歷過自我懷疑、認同的追尋,甚至虛實間的拉扯。穿上高跟鞋,為了展現自我高度與姿態,看似輕鬆,卻也充滿隱藏的壓力。在這個作品中,創作者的訊息透過舞者的肢體無畏地釋放
,從零到一百的能量漸進展開,讓內心的聲音成為具體的表達。聲音,無論輕重大小,都是有重量的,只要我們願意傾聽,它的真實便會浮現眼前。

圖片
▐ 演出者▐ ​​
日伯樂.旮扎伊嵐
排灣族,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人,畢業於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2023年加入蒂摩爾古薪舞集,至今已參與3支作品演出。

在《最微小的聲音?》排練過程中,我逐漸感受到每位舞者情緒表達的獨特性—--有人沉默,有人大聲嘶喊,甚至痛哭。這部作品引領我深入反思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差異,理解情緒並無對錯之分,而在於能否接受並包容這些來自內心深處的衝擊。感謝創作者提供的空間,使我們能自由釋放複雜情感,並通過探索不同的舞蹈風格,讓身體綻放出更多層次的表達。這次創作不僅是舞蹈,更是自我發現的旅程,讓我找到屬於自己的真實與力量。

圖片
▐ 演出者▐
日絲芮絲
.旮扎伊嵐​
排灣族,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人,現就讀於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2024年成為蒂摩爾古薪舞集實習團員,參與《最微小的聲音?》專案演出。
​

在這部作品中,我深刻地接觸到內心深處的「微小聲音」—--那些微弱卻真實的情感。在創作者的引導下,我逐漸找到與這些難以言喻的情緒共鳴的方法,用身體將它們釋放出來。這個過程充滿挑戰,但隨著排練的深入,我開始與作品融為一體。每一個動作的掌握、團隊的律動、甚至在高跟鞋中保持平衡,都在引領我更深刻地探索自己。期望在舞台上,以最真摯的姿態,無保留地將內心的聲音傳遞給觀眾,讓這些微小卻強烈的情感得以被看見、被傾聽。

圖片
▐ 演出者▐
杜寧

​魯凱族,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人,現就讀於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2024年成為蒂摩爾古薪舞集實習團員,參與《最微小的聲音?》專案演出。
​

「不要去害怕」這五個字,是我在這部舞作中最大的體悟。我們往往因膽怯而掩藏真實的自己,試圖以這個世界所謂的「正常」去定義自我,讓自己符合外界的期待。女生該有女生的樣子,男生要有男生的樣子,這些刻板規範彷彿成了一道申論題,卻無人能真正決定或界定他人應如何生活。
在舞作中,有一段需要大量誇張的表情去呈現,這就像是在反諷那些被「應該」束縛而失去個性的形象。透過這個舞作,我深刻體會到勇於展現真實自我的重要性,無懼外在框架,讓自我得到真正的釋放。

圖片
▐ 演出者▐
杜妍

​魯凱族,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人,現就讀於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2024年成為蒂摩爾古薪舞集實習團員,參與《最微小的聲音?》專案演出。
​

《最微小的聲音?》讓我成為「發聲者」的一員,透過每一處肢體,用最真實的動作傳遞那些被忽略的聲音。排練中,我用盡每一絲肌肉的力量,將身體內部的氣息毫無保留地釋放,卻發現自己在觀者眼中仍然寂靜無聲。這種掙扎,像是兩個空間的交錯,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弱小與無助。這個舞台賦予我發聲的機會,但那些在生活中真正試圖被聽見的人,誰能為他們提供這樣的空間?這次的演出,是為那些無法發聲的人帶來一絲共鳴,也是對這個沉默世界的溫柔抗議。

圖片



▐  特邀演出者暨音樂設計 ▐
​舞炯恩.加以法利得
來自台灣排灣族的創作歌手、演員及音樂創作人,以其卓越才華在樂壇與影視界嶄露頭 角。2024年以全族語專輯《Vusam種子》入圍「第12屆金音創作獎」最佳另類流行專輯獎及「第35屆金曲獎」三項大獎:年度最佳專輯、 最佳原住⺠語歌手及最佳原住⺠語專輯。2020年以數位專輯《Apaz根》入圍金音獎最佳另 類流行專輯,奠定了在主題曲製作上的地位,並為多項大型活動創作與演唱主題曲,包括 「全國原住⺠族運動會」與「WOW高雄世界女性藝術節」。
                                               
在影視方面,2018年主演國片《阿莉芙》入圍亞太影展最佳新人,最終獲得「台北電影節」 最佳新進演員獎。2017年,憑藉融合排灣傳統歌謠的創作《擁抱世界擁抱你》奪得台北世 界大學運動主題曲徵選冠軍,並在YouTube上打破千萬點擊,成為排灣族歌手的代表人物。

圖片
  

▐  燈光設計 ▐
李意舜
劇場燈光設計師,倫敦皇家中央戲劇與演講學院劇場美學 (Scenography) 藝術碩士。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兼任講師。

設計作品涵括不同表演藝術型式,如戲劇、舞蹈、傳統戲曲、科技藝術、沉浸式演出、活動、展覽、音樂會(會改成這個:彙)等,風格多樣創新。關注藝術呈現的總體性,同時也梳理燈光獨有的敘事語𢑥
。2015年首度與蒂摩爾古薪舞集合作於愛丁堡藝穗節台灣季:《Kavaluan的凝視》,2016年台北藝術節: 蒂摩爾古薪舞集 x 紐西蘭黑色優雅舞團《在一起》、2019年《哎∙撒撒》、2022年《bulabulay mun?》皆擔任燈光設計暨技術統籌。

圖片
▐  影像設計 ▐
​王鴻駿
高雄人,倫敦藝術大學時尚學院時尚攝影碩士,攝影師/短片導演/視覺統籌,擅長捕捉情緒與感官經驗間的連結觸發觀者共鳴和記憶節點,相信經由時間感的重塑,能擴展感知的疆界。主要作品集中於時尚與商業攝影,影像作品''The Seven Sense in Amber'' 入圍 Aesthetica Short Film Festival於London Short Film Festival 放映,「Obsession Extracting Practice」受邀於2017「設計上海」展出
,參展2021「青島國際藝術年展」,攝影作品於 Victoria House、Print House Gallery 展出。

圖片
▐  服裝設計 ▐
CHRISTINA
來自白俄羅斯,於 2003 年踏上台灣的土地,帶著她獨特的設計理念和對時尚的熱愛。2013 年,她與合夥人一起創立設計品牌 「ZIMA」, 為時尚界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在創作方面,Christina 採用了獨特的手法,不僅吸引了時尚圈的關注,更在藝術界獲得了一席之地。

​

圖片

▐ 主視覺∕形象劇照攝影 巴卅席 ▐
巴卅席 ​
蒂摩爾古薪舞集的時光記錄者,用心捕捉、用心感受每個瞬間。 雙眼不僅是察覺的窗口,更是通往情感的通道,每個畫面傳遞著 溫度與情感,講述著蒂摩爾的背後故事。將每一個當下化為永 恆,讓觀者能夠重新體驗那些動容的靈魂。 

​

圖片
▐  主視覺暨字樣設計 ▐
​方智弘
                                               
獨立接案設計師,作品涵蓋平面設計、插畫、書籍裝幀、動態影像統籌、策展視覺等。曾獲金點設計獎。台北求學與工作多年後,回歸南方,在能看見大山大海的土地上工作與生活。曾參與雲門「春鬥2024」活動視覺設計、張惠妹「2023aMEI ASMR 世界巡迴演唱會」高雄場紀念場刊設計、屏東「2024全民運在屏東」活動識別設計,與行草樂團「夜」專輯裝幀設計等。

圖片
▐  文字 ▐
​
林湛閎
擅⻑企劃發想、專案管理、文案撰寫、活動執行。深受排灣族文 化吸引,正在文化藝術推廣的領域耕耘中。專案管理與執行經驗 豐富且多元,除因⻑期與排灣族音樂劇團『米靈岸音樂劇場』合 作,熟悉排灣族文化外,亦曾擔任純粹探戈樂團的專輯企劃。 


圖片
▐  舞台經理 ▐
 
陸秀儀 
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舞臺監督主修(MFA in Stage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並雙主修劇場藝術學系學士。截至目 前的演藝生涯大多參與臺灣以及美國的舞臺劇、音樂劇、舞蹈以 及藝術節演出。她擁有獨特的個人舞監風格及美學品味,將其融 入於藝術製作中的各部門協調工作,也擅於call cue技術繁複的 演出。在美期間,多在聖地牙哥和灣區的專業劇場自由接案,此 外也致力於發揮自身的中文和英文雙語能力,希望能當個世界劇 場工作者。她近期著重參與許多非傳統演出的製作,也投身全新 原創製作的發展。 

圖片
▐  音訊視訊技術統籌  ▐
黃尉育
喜歡樂器演奏與對聲音的研究,尋求聲響創意的可能性,融合視 訊呈現,在設計過的電聲系統下完成所有對演出的想像。 近期製作:晚熟劇團《無關的人No-Body》- 共同作曲與現場樂 手、臺南四百 南方有囍-唐美雲歌仔戲團《龍鳳情緣》- 音場設計與 現場混音、第22屆 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 -音響技術指導與執行、 蒂摩爾古薪舞集 GUIDance festival -音響視訊統籌與執行。

圖片
▐  宣傳影像∕演出拍攝紀錄 ▐
黎宇文 MAURICE LAI
導演∕監製 (好順景藝術工作室) 香港出生及成⻑,香港演藝學院電影製作藝術碩士,游走於影 像、舞蹈、戲曲及飮⻝文化之間的斜槓人生。香港與臺灣活躍的 舞蹈影像導演,為電視電影及舞台演出製作宣傳片、影像設計及 紀錄。2020年在臺灣成立好順景藝術工作室,從事影像創作。在 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研究所及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藝術學院舞蹈 系擔任兼任助理教授, 分享舞蹈影像藝術。2015年獲香港舞蹈 聯盟,頒發香港舞蹈年獎 -「最値得表揚舞蹈錄像及攝影」,2018 年及2022年獲「傑出視覺設計」。2017年獲城市當代舞蹈團頒發 「城市當代舞蹈達人」,表揚他在舞蹈界的成績和貢獻。 
​

圖片

▐ 團務經理 ▐
邱書婷
排灣族,來自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畢業於屏東縣立來義高級 中學。自2009年起加入蒂摩爾古薪舞集,擔任團務行政職位,至 今已有15年,成為舞團營運核心成員。 

▐  團隊介紹 ▐
蒂摩爾古薪舞集 TJIMUR DANCE THEATRE
臺灣首支以排灣族當代舞蹈為主題的全職舞團創立於2006年,由團長暨藝術總監路之·瑪迪霖創立,巴魯·瑪迪霖擔任舞蹈總監暨主要編創者。舞團以排灣族(屏東三地門)為根據地,專注於將排灣古謠的律動轉化為當代舞蹈,透過以歌入舞、以舞引歌的方式,展現獨特的排灣族身體符號。舞團創立獨有之「蒂摩爾身體技巧」,突破了舞者的身體慣性,開創排灣族當代肢體語彙,成為臺灣舞壇上獨樹一格的當代舞團之一。在2021年,路之·瑪迪霖和巴魯·瑪迪霖被《表演藝術雜誌》評選為舞蹈類年度人物(PAR People of the Year)。

▐  團隊重要經歷 ▐
✦ 2010~2017 獲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支持。2018~2024 獲國藝會「Top Taiwan 演藝團隊年度獎助計畫」支持。
✦ 2024受邀參加「葡萄牙GUIDANCE吉馬列斯國際當代舞蹈節」及德國「威瑪藝術節」演出。
✦ 2012~2023 於歐洲、北美洲、亞洲地區完成150場國際演出。
✦ 2017、2018 獲選「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演出團隊。
✦ 2014、2015、2018 獲選「英國愛丁堡藝穗節」演出團隊。
✦ 2018入圍英國愛丁堡藝穗節「Total Theatre & The Place Award for Dance」最佳舞蹈節目獎。
▐  製作團隊 ▐
藝術總監/概念/編舞 — 路之.瑪迪霖
創作陪伴 — 巴魯.瑪迪霖、張欣怡
排練指導/演出者 —  楊淨皓、舞祖.達卜拉旮茲
演出者 — 江聖祥、王秋茹、蒙慈恩、日柏樂.旮扎伊嵐、日蕬芮蕬.旮扎伊嵐(實習團員)、杜寧(實習團員)、杜妍(實習團員)
特邀演出者暨音樂設計 — 舞炯恩.加以法利得
燈光設計 — 李意舜
影像設計 — 王鴻駿
服裝設計製作 — CHRISTINA包麗那  @ZIMA
主視覺/形象劇照攝影 — 巴卅席
主視覺/字樣設計 — 方智弘
文字撰寫 — 林湛閎
高跟鞋指導 — 王秋茹
技術統籌/舞台監督 — 陸秀儀
音訊視訊技術統籌 — 黃尉育
宣傳影像/演出拍攝紀錄 — 黎宇文  @好順景藝術工作室
團務經理 — 邱書婷
▐  演後座談 ▐
時間|2024/11/09 (六) 演出結束後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  貼心提醒 ▐
開放時間|19:00
演出全長|約60分鐘,無中場休息。
觀賞年齡|建議7歲以上觀眾觀賞
其他事項|演出部分含裸露請留意並斟酌入場、演出時同步錄影。

▐  辦理單位 ▐
指導單位|臺南市政府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
演出單位| 蒂摩爾古薪舞集
共製單位|葡萄牙時光劇院 O Espaço do Tempo

觀眾回饋
COPYRIGHT © 2024 TJIMUR DANCE THEAT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