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媒體評論
2020
舞者從吟唱入場,發聲時的呼吸律動影響了身體移動的軌跡,表演者們的聲音就是音樂。由聲線發展出表演者們獨立及群體的身體發展,這些聲音包含蟲鳴叫聲和古謠吟唱,舞者的身體隨著這些呼吸的氣息而舞動,以類似接觸即興的方式邀請觀眾一起互動,從單點的觸摸開始,接著進到頭、腳、軀幹的撫觸擁抱、借用彼此重力加載的交纏,和全身性的肢體碰觸——他們蹲爬上下、抬起自己的身體軀幹、在韻律中搖擺、牽手移動、手臂抬舉,以此聆聽舞者吟唱時聲波律動的方式⋯⋯在古謠吟唱與周圍的環境互動中,他們彷彿透過如接觸即興般雙人舞的互動,重新認識彼此,也重新認識世界。
-表演藝術評論台/張懿文
-表演藝術評論台/張懿文
《去排灣》非僅為一齣可看、可跳、可拍、可參與的作品,更是藉由欣賞舞蹈劇場的行為過程來回應觀演關係與當代原住民族創作的身體空間。
-表演藝術評論台/楊智翔
-表演藝術評論台/楊智翔
《去排灣》出現的曲調全是排灣古調,但沒有刻意按文本選用,他希望整支舞充滿「音波的流動」,單純由身體與聲音構成舞蹈,或許就是他說的「去符號化」。
-表演藝術評論台/紀慧玲
-表演藝術評論台/紀慧玲
2019
「在左右踏踩的微醺狀態中,舞者引領觀眾一窺閉鎖深藏的心事陰霾。然而,舞作不在吐露特定的故事情節或深藏於心的秘密;而是製造出一種介於現實與虛幻的中介過渡。」
-表演藝術評論台/徐瑋瑩
-表演藝術評論台/徐瑋瑩
「利用更多脊椎和肩胛發動汩汩橫向的動力,延伸至肩膀、手臂、手腕到手掌震動、劃圓,動力巧妙地扣住了月桃編織的手藝主題,也在古調的吟唱和無聲囈語之間,緊緊地掐入一層隱藏在心底的劇烈情感。」
-表演藝術評論台/王昱程
-表演藝術評論台/王昱程
動作設計仍秉持一貫的傳統風格,如牽起的手臂與低穩的步伐、個體到群體的組合、群體到個體的分裂等,事實上,當四人牽起同時便是一體的循環,且正是彼此交織、交心的一種表現。
-表演藝術評論台/謝昱萱
-表演藝術評論台/謝昱萱
2018
舞蹈融合了現代舞與傳統儀式的風格,在宗教、婚姻關係、人體線條、男女互動、自然與神祕之間,都傳達出既憂鬱卻應該要憧憬未來生命的矛盾。
—ArtMap 藝術地圖 / 陳沛妤
—ArtMap 藝術地圖 / 陳沛妤
「作品一開始,完全地國際風格,不論是配樂還是舞者痀僂踱步行走,像是看「陶身體」舞作的感受,感覺完全從傳統中解放出來的自由奔放。... 在某個瞬間,我覺得巴魯的創作很像阿喀朗汗,同樣從傳統底韻出發,但巴魯更加的鬼靈精怪與淘氣。」
— ARTalks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貧窮男
— ARTalks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貧窮男
2017
「舞作中不時出現四步舞的節奏與和著舞步的吟詠高唱,不論是步伐、舞蹈、歌唱都強烈有力,撞擊人心。」
--原住民表演藝術推廣平台 / 徐瑋瑩
--原住民表演藝術推廣平台 / 徐瑋瑩
「『Varhung』意旨排灣族人用以稱呼彼此內在情感交流的詞彙,而舞作則聚焦於一種人際互動的現象,是難以言喻卻充滿真摯樸實的情感,特別的是,創作者巴魯‧馬迪霖在作品中置入了酒精成份,使得一切隨興而無法控制。」
--表演藝術評論台 / 謝昱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表演藝術評論台 / 謝昱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2016
「對於自身文化、歷史、當代境況已做了一番巡禮,甚至蒂摩爾古薪就根植於部落之中,所以,眼前傳統排灣族四步舞、手如百步蛇般地竄走、如織紋交錯的牽手、彷彿圓身陶壺般從脖子、至胸、至骨盆、至交叉腹前的雙手均勻連動畫圓等等,均為明顯可辨識的排灣族傳統舞步、或圖騰的象徵。從這些象徵出發,動作自然以「圓」與「流動性」為特色,更強調原民與土地連結的踏步下墜感。於是,「圓、流動、與大地親近」等特性與當代舞蹈的結合,無論在傳統樂舞上的依據,或單就身體運動邏輯而言都合情合理也合拍,進而萃取出文化辨識度高又富當代舞蹈風格的動作形式。就風格創造而言,蒂摩爾古薪舞集值得肯定與讚賞的。」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樊香君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樊香君
「蒂摩爾古薪」扎根並生活於部落,因此得以展現其表演特殊性與令人感動的基礎。樸實誠懇的舞動、下沉有力的下盤、敏捷矯健的身手,加上簡潔不囉嗦的編舞策略構成了「蒂摩爾古薪」這幾年出色的作品風格。
--演藝術評論台 / 徐瑋瑩
--演藝術評論台 / 徐瑋瑩
「結構與身體風格上,蒂摩爾古薪舞集較為流暢與線性,四個舞者的群舞部分,以集體的呼吸與吟唱帶動身體,創造了幻想中的地景,男舞者的獨舞或者二人、三人的接觸也比較以完成群舞的整體性、以及帶出舞台的相對空間為主。」
--原住民表演藝術推廣平台 / 劉純良
--原住民表演藝術推廣平台 / 劉純良
「開場舞,乍看之下,令人聯想到艾文.艾利(Alvin Ailey, 1931-1989)的《啟示錄》(Revelations, 1960),其開場的第一段也是聚集的群體、也是以手臂與身體的延展啟動;但有別於《啟示錄》的明顯動作切換,《在一起》所展現的群體動律,宛若磁波微送,隨著呼吸聲的引領,淡然聚集的力量隨著無限大的感應傳送開來。」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戴君安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戴君安
「如果蒂摩爾古薪舞集的舞者是水,紐西蘭黑色優雅舞團的舞者便是鼓;一個在電子音樂與吟唱所暈染的聲響空間中,如水彩筆般劃出一個個的線條,另一個則是在手打鼓、爵士鼓、掌聲等節奏性強的聲音裡,用大小與強弱不一的力量構成點描畫。」
--表演藝術評論台 / 吳孟軒
--表演藝術評論台 / 吳孟軒
「《在一起》揉合排灣傳統樂舞、毛利戰鬥能量、優雅緩步與當代嘻哈,用親近土地的身體,穩健有力地舞出對自然的崇敬,用當代的肢體語彙,自由地跳出嶄新的時代精神。演出中,可以看見「當代原住民身體」的身體美學探索,以一個跨國實驗的方式,提供了沒有標準答案的開放空間。」
--表演藝術評論台 / 張懿文
--表演藝術評論台 / 張懿文
「簡潔的舞台設計,舞蹈以排灣族的四步舞為基調,舞出編舞者心境。四位舞者從頭到尾在舞台上以幾個身體符號,牽引出編舞者生命經驗中的身體語彙,不斷出現與重組。簡單、純粹、不囉嗦的舞蹈述說著編舞者的情境。《似不舞【s】》幾年來少見的佳作。」
—文化部 藝術評鑑
—文化部 藝術評鑑
「現代舞新語彙的形塑中,仍能感受強烈源自母文化的薰染,舞台環境的極簡風,更塑造難以掩蓋的當代感;舞者塑造的大膽與誇飾,賦予形象的時尚風氣,成功打造具獨特性美學形式。」
—文化部 藝術評鑑
—文化部 藝術評鑑
「純粹的肢體動作在精力的抑揚頓挫與隊形的排列組合中順暢流轉,其中點綴著若有似無的傳統印記,呈現一種獨特的排列組合中順暢流轉,其中點綴著若有似無的傳統印記,呈現出一種獨特的風格與特色;舞者技巧純熟、表演張力飽滿又層次分明。」
—文化部 藝術評鑑
—文化部 藝術評鑑
「當他們舞蹈時,穩重、紮實的身體展現,好像引導我們從漂浮散亂的世界,回到某個穩固安定的生命狀態,讓身心與大地有所連結。整支舞作,彷彿引領觀者進入時光隧道的另一端,來到一處應該是充滿粗曠活躍與生命力的世界,但卻呈現斑駁退色、甚至蒼白迷茫的景象。」
—Art Map藝術地圖/徐瑋瑩
—Art Map藝術地圖/徐瑋瑩
2015
「《似不舞【s】》很扎實誠懇,既有淋漓盡致的文化底藴,又能牽動非常當代的通感,鑽進觀者內在的脈搏震律,餘韻細水長流……」
--Artplus HK 藝術地圖 / 洛楓
--Artplus HK 藝術地圖 / 洛楓
「《似不舞【s】》以排灣族為創作主體的核心價值,蒂摩爾古薪舞集這次的作品《似不舞【s】》單純只用身體說話,舞名取自排灣族節慶舞蹈「四步舞」諧音,這是排灣族的節慶舞蹈,編舞者巴魯.瑪迪霖與舞者對舞步的解構又重構後,共同發展與累積出屬於當代排灣族青年的身體型態,綜合了西方舞蹈的訓練與排灣族的身體律動,並輔以當代劇場的燈光與空間調度,重新轉換與組合傳統四步舞。」
--PAR表演藝術 / 吳孟軒
--PAR表演藝術 / 吳孟軒
「《似不舞【s】》諧音四步舞,由巴魯.瑪迪霖編創,乃是以排灣族慶典最常見的四步移動(左前踏併步、右前踏併步、左後踏併步、右後踏併步)作為出發,發展出變化多端的現代肢體動作。然其中最厲害的地方,則是四名舞者之間呼吸一同的「共群節奏」,此來自身體內在的生命律動感,不是傳統或現代舞蹈透過音樂節拍、動作節拍或情緒節奏的整合方式,而是三男一女形同一氣,將部落生活所見、所聽、所感、所動的節奏律動,都在舉手投足、翻撲飛跳中體現。」
--ARTalks 台新藝術獎 提名觀察人 / 張小虹
--ARTalks 台新藝術獎 提名觀察人 / 張小虹
2014
「蒂摩爾古薪舞集2014《Qai~i愛遺憶》入圍理由:將原住民樂舞的深沈底藴掏掘、淘洗、精煉,然後搓揉進一個充滿掙扎的關係主題,於是我們看到了蒂摩爾古薪、甚至是原住民劇場近年來最扣人心弦的一支作品。儘管舞作格局不大,聲音卻絕非微小。舞者身體聲音表現既質樸又具張力,化解了專業劇場表演者的過於世故、和原住民素人表演者身上隱藏不住的生澀之間的落差,我們終於可以放心期待傳統原住民樂舞在專業劇場的綻放,並為之喝彩。」
--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 入圍理由 提名觀察人 / 趙綺芳
--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 入圍理由 提名觀察人 / 趙綺芳
「在往後的數年,我們相信在台灣原住民的當代舞蹈作品中,我們還是會回過頭來讚嘆2014年蒂摩爾古薪舞集廖怡馨的這支作品《qai~i愛遺憶》,是一支不可多得的經典。」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林育世(原住民當代藝術策展人,藝評人)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林育世(原住民當代藝術策展人,藝評人)
「蒂摩爾古薪舞集顯然已衝出舊有自設的防線,以《Qai~i愛遺憶》看似無物卻更深刻的機鋒,跨出走向新風格的一步,這一步走得簡約卻也走得精緻。歷經愛丁堡藝穗節的洗禮,持續在三地門吸收日月精華的蒂摩爾從古舞中汲取新意,從複雜中移轉,以簡單的《Qai~i愛遺憶》訴說不簡單的練達。」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戴君安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戴君安
「《Umaq.烏瑪》對排灣傳統肢體的新詮釋,饒富趣味而且令人眼睛一亮的。編舞者在舞作裡放入了很多對排灣傳統肢體內容的擬真(simulation),讓舞台上的演出與存在想像中的排灣傳統文化形成一個透鏡關係。觀者在台下透過對舞作的觀賞,對排灣文化產生或為想像或為記憶的成像連結。」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林育世(原住民當代藝術策展人,藝評人)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林育世(原住民當代藝術策展人,藝評人)
2013
「《kavaluan的凝視》,其實更貼切地說,舞作裡談的是「檢視」,為何「百合」這麼一個富含生命意義的象徵,竟然淪落到成為族人用來檢視旁人是否符合「貞潔」條件的戒規。舞作中出現的小道具「放大鏡」,恰巧說明了編舞者的這個意圖。舞作中的貞潔形象命題,不斷地在碰觸原住民很難避免的身分/身體的雙重主體現象。」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林育世(原住民當代藝術策展人,藝評人)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林育世(原住民當代藝術策展人,藝評人)
「在《kurakuraw‧舞琉璃》詮釋kurakuraw的獨舞者,因為劇場的「小」,反而讓舞者帶有如孔雀擬態般的肢體語彙變得更清晰,讓詮釋新娘的舞者身上披覆的紅紗更如情感般綿長,讓充滿動感美的原民舞蹈肢體在近距離的視覺上達到表面張力、聰明地避開被大舞台稀釋掉的走險而選擇小而美的演出策略,這也是自我優勢的一種認同。」
--表演藝術評論台 / 黃昭綸
--表演藝術評論台 / 黃昭綸
「作品中以銳利的現代舞語彙成功傳衍排灣族的深層文化,一直是這支舞團讓外界驚艷之處;尤其是自2010年巴魯‧瑪迪霖專任編舞的第一支作品《Mananigai‧勇士》開始,這支舞團即宣示了很清晰的創作意圖:探索原住民當代舞蹈美學的可能性並逐步以一支一支的編舞作品去觸碰這個理想的各個邊界。」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林育世(原住民當代藝術策展人,藝評人)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林育世(原住民當代藝術策展人,藝評人)
「《kurakuraw‧舞琉璃》整個演出結構清楚完整,可說大致符合起承轉合的慣用邏輯,四平八穩;演出形式主要運用了現場演奏、說書人、原住民古謠吟唱、舞蹈四種元素,堪稱豐富而用心,同時各自具備了基本水平,特別是:一開場的大提琴的旋律深情動人,原住民本色的說書口白、古謠歌聲自然醇厚深遠,還有全場賣力的兩位男女舞者,身體能力和專注力,都讓人印象深刻。」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楊美英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楊美英
2012
「繼《勇士》與《戀念百合》之後,蒂摩爾古薪舞集於2012年推出的《kavulungan‧會呼吸的森林》再度呈現關懷斯土斯民的跨藝展演。如過往般,那源自Tjimur(三地門的古老族名),宛若靈動的氣韻,總是在演出的場子裡縈繞徘徊,每每簇擁著原動的曠野慾力,渲染整場演出。但這回,向來只待在場邊,或引吭、或低嘆的吟唱者,也跳入舞動的行列;傾力躍動的男舞者,時而也吹起鼻笛;藝術總監及舞蹈編導也都加入演出的行列。這似乎說明,讓深山裡的森林,可以再度自由呼吸,是一件多麼重大的使命,必須如此幾乎令人窒息的、全體動員的發出呼聲。」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戴君安
--表演藝術評論台 / 戴君安
2011
「跨界的藝文結合,是舞團過去至今的一貫形式與風格。巴魯‧瑪迪霖(舞蹈詮釋)、雷恩(雕塑藝術)、徐灝翔(音樂設計)三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以對藝術反思、批判的對話中,重新架構有別於大家印象中原住民樂舞藝術,而是透過多元藝術形式、表演者衍生的迷幻肢體律動,及寄託靈魂的交會中,讓觀者對原住民藝術美學有不同的想像空間。尤其當排灣族傳統歌謠與快節奏感的電音相融合時,所營造出來的詭異樂風,讓這個故事更有想像的空間,甚至達到自我幻想的境界。」
--表演藝術評論台 / 胡哲豪(Valagas Gadjeleman)
--表演藝術評論台 / 胡哲豪(Valagas Gadjeleman)
「《戀念百合》在音樂製作方面也別具新意,除了加入快節奏的電子音樂,催化了原住民舞蹈的肢體力度外,令人意外地搭配了蒙藏少數民族呼麥(喉音唱法)及馬頭琴的現場演出。「我們不希望讓演出的格局狹窄,這些蒙藏音樂同樣來自山林原野,那種受大自然陶冶過的音樂靈性是不謀而合的。」即便不用透過藝術總監廖怡馨的演出會後座談說明,相信觀眾也可以不言可喻地感受到兩種文化不同但靈性相通的協調性。做為一個舞蹈領域外的觀眾,絕對不敢妄稱自己擁有評論舞蹈的專業能力,但就創作層面的深度與嘗試創造屬於台灣舞蹈身體特色的努力,蒂摩爾古薪舞集《戀念百合》的舞蹈創作,除了是一個好作品,更是自己關於現代舞蹈難得的第一次由心感動。」
--表演藝術評論台 / 黃昭綸
--表演藝術評論台 / 黃昭綸